第七章:耶利米的神秘使命

第七章:耶利米的神秘使命

我們現在進入以色列這段奇特故事中最引人入勝且扣人心弦的階段之一——這確實是預言與當今實現之間的連繫紐帶——然而,神學家們完全未能認識到這一點。

在以色列家族,即以撒瑪利亞為首都的北方王國,於公元前721至718年被驅逐到亞述為奴之後,猶大王國繼續存在於巴勒斯坦南部的猶大地區。當時,作為一個民族,猶大尚未拒絕神的治理和宗教。神繼續維持祂與大衛的盟約。大衛的王朝繼續在部分以色列人——猶大家族,即猶太人——的王位上延續。

但在以色列從視野中消失後,猶大背離了神的道路和治理,追隨外邦國家的方式,罪行甚至比以色列更嚴重,直到最終永恆之神也將猶大驅逐到民族的俘虜和奴役之中。

在猶大的背道之前,神通過先知何西阿說:「以色列啊,你雖行淫,猶大卻不可犯罪……」(何西阿書4:15)。但後來,永恆之神對耶利米說:「你有沒有看見那不忠的以色列做了什麼?她……行了淫?……她的假妹妹猶大看見了。她看見我因那不忠的以色列的種種姦淫,給了她休書,遣送她離開;然而她的假妹妹猶大不懼怕,也去行了淫。……不忠的以色列比假猶大顯得罪行較輕」(耶利米書3:6-11;修訂標準版)。

這裡再次清楚地表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分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國家。然而,反對本書揭示真相的人否認這些清楚的經文,並試圖詆毀揭示真相的人。

現在來看看猶大(猶太人)——在以色列被俘130多年後——是如何也被從他們的土地上驅逐出去的。他們被作為奴隸帶到巴比倫——而不是以色列被帶去的亞述。

「永恆之神說,我也要將猶大從我眼前挪去,如同我挪去以色列一樣,並將我所揀選的這城耶路撒冷和我说我名必在其上的殿拋棄」(列王紀下23:27)。

因此,在以色列被俘130多年後,到了神使猶太人也從他們的土地上被驅逐到民族俘虜和奴役的時候。

耶利米的奇特使命

為了這個目的,神興起了一位非常特別的先知,其真正的呼召和使命很少有人理解。這位先知就是耶利米。耶利米在這次俘虜中扮演了一個奇特且鮮為人知的角色。

從一個重要的史實可以窺見這一使命的重要性:聖經中僅提到三人在出生前就被聖化為其職分——這三人中,耶利米是第一個。另外兩人是施洗約翰和耶穌基督!

永恆之神第一次對耶利米說話時,他還是一個年輕的少年,據一些證據顯示,大約17歲。到他完成使命時,他已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年先知。

這一重要但鮮為人知的呼召和使命在耶利米書第一章的開頭幾節中有所描述。永恆之神對他說:「我在你母腹中形成你之前,我就認識你;在你出生之前,我就聖化你;我任命你為列國的先知」(耶利米書1:5;修訂標準版)。

但耶利米害怕了——他很恐懼!他回答說:「啊,永恆之神!看哪,我不知道如何說話,因為我只是一個少年。」

永恆之神回答說:「不要說,『我只是一個少年』;因為凡我差遣你去的地方,你都要去;凡我吩咐你說的話,你都要說。不要害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救你……」(第6-8節;修訂標準版)。

然後,永恆之神伸手觸摸耶利米的口。神說:「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國和列王之上,要拔除、拆毀、摧毀、推翻、建造和栽植」(第9-10節;修訂標準版)。或者,如授權版本所說的這一重大使命:「要拔除、拆毀、摧毀、推翻、建造和栽植。」

請注意,耶利米被立在列國之上——不止一個王國。他是一個生活在猶大的猶太少年。他被立為猶大的先知——但不僅限於猶大。列國之上——列王之上!他被立在這些王國之上要做兩件事:首先是「拔除」或「根除」,「拆毀」或「推翻」,其次是建造和栽植。

今日未被認識

看看你自己的聖經!耶利米被神用作先知,警告猶大國因違背神的治理和道路而犯的罪。他被派去警告這個悖逆的國家即將面臨的懲罰——除非他們承認自己的罪行並改變自己的道路,否則將被迦勒底軍隊入侵和俘虜。他被用作猶大與巴比倫之間的中介——一個中間人。

眾所周知,耶利米被用來警告猶大即將面臨的俘虜,以及猶大王國中大衛寶座的「拆毀」或「推翻」。

一般認為,猶大家族被尼布甲尼撒王的軍隊入侵;猶太人被俘到巴比倫;他們不再是一個王國;大衛王朝的統治者不再在猶大王國的寶座上存在。

這意味著什麼?難道神最終忘記了祂對大衛的盟約承諾,即大衛的王朝永遠不會終止——大衛的寶座在所羅門中建立,將永遠持續下去?難道全能的神現在忘記了祂曾發誓即使國王和人民叛逆犯罪,祂也不會改變這一承諾?神的信實受到質疑。聖經作為祂啟示之道的靈感也受到質疑!

但請注意!看看你自己的聖經!耶利米被神聖任命要拆毀和推翻猶大的大衛寶座——但請注意使命的後半部分。要建造和栽植!要建造和栽植什麼?

自然是他在猶大「根除」的東西——神發誓要永遠保存的大衛寶座!耶利米被立在不止一個國家,猶大——而是列國之上。包括以色列王國和猶大!

他在猶大「根除」了那個寶座。那麼耶利米在以色列被任命做什麼?請注意他那奇特且鮮為人知的使命的後半部分——要建造和栽植!

據世人所知,最後一位坐在大衛寶座上的王是猶大的西底家。他在公元前585年被推翻,寶座從猶大被根除——這是基督誕生前近600年!

那個寶座發生了什麼?在公元前585年至基督時代的600年間,那個寶座在哪裡?我們知道耶利米沒有在巴比倫栽植和重建它。神曾承諾大衛的寶座應世世代代統治以色列人——而不是外邦人。我們有巴比倫外邦寶座延續的歷史。

大衛的寶座再也沒有在猶太人中栽植或建造!在基督時代,它沒有統治猶太人。當時猶太人處於羅馬統治之下。耶穌沒有登上這樣的寶座。寶座在猶大並未運作——它在那個地方或那些人中不存在——耶穌無法接管它。耶穌清楚地說,祂的國度不是這個時代的!然而祂生來要坐在祂父大衛的這個寶座上!(路加福音1:32)。

但那個寶座被神聖任命由先知耶利米在有生之年栽植和重建!耶利米被立在猶大和以色列之上。用於在猶大根除大衛的寶座。但還有更多!然後必須在以色列家族中,在這些無王的日子中,在自認為是外邦人的失落以色列中,栽植和建造!因此,重新栽植的身份和地點必須對世界隱藏,直到我們生活的這個末日時代。

拆毀寶座

耶利米的生活和工作是一個極其引人入勝的故事。耶利米書的前幾章專注於他的事工,警告猶太人即將面臨的俘虜。他警告猶大的國王、祭司、先知和人民,傳達神的訊息。他們將他投入監獄——他們拒絕聽從或順服神。然後神使他們被俘。

眾所周知,巴比倫分三個階段攻取猶大。第一次圍攻在公元前604年,這個日期比通常認為的晚大約兩年,但現在已確立無疑。然而,直到19年後的公元前585年,這片土地才完全落入外邦巴比倫人手中。你可以在耶利米書中讀到耶利米在這次俘虜中所扮演的角色。

但請注意一個有趣的事實。聖經或世俗歷史中記載的最後一位坐在大衛寶座上的王是猶大的西底家王。記住他的名字。現在請注意列王紀下24:18:「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的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

現在簡要看看拆毀和根除大衛寶座的最終描述:「猶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耶路撒冷,圍困城池。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猶大王西底家和所有軍兵看見他們,就逃跑……但迦勒底軍追趕他們,在耶利哥平原追上西底家,捉住他,帶到哈馬地的利比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那裡受審。巴比倫王在利比拉當著西底家的面殺了他的眾子;巴比倫王又殺了猶大的所有貴族。他還挖出西底家的雙眼,用鎖鏈綁住他,帶到巴比倫」(耶利米書39:1-7)。

在第52章的前11節中,我們找到幾乎一字不差的相同事件的描述,並添加了一句:「……將他關在監獄裡,直到他死的日子。」

這些段落指出了以下幾點:

  1. 巴比倫王殺了西底家的所有繼承大衛寶座的兒子。
  2. 他還殺了猶大的所有貴族,以免留下任何可能的寶座繼承人。
  3. 最後,在挖出西底家的雙眼後,坐在大衛寶座上的王被帶到巴比倫,在那裡死於監獄。
  4. 因此,看起來,世人普遍相信,大衛的寶座終止了,沒有可能的繼承人或兒子來維持王朝的存續。可以肯定的是,從那天起,寶座再也沒有在猶大、耶路撒冷或猶太人中存在!

約雅斤怎麼樣?

確實,當時有一位猶大前王在巴比倫的監獄中——他有兒子可以延續大衛的血脈。前王約雅斤(耶何雅斤)被鎖鏈帶到巴比倫,在被俘37年後恢復了榮譽(見列王紀下25:27-30)。他甚至被授予「王」的頭銜,與其他許多被俘的附庸「王」一起。

約雅斤的一個兒子是撒拉鐵,撒拉鐵是所羅巴伯的父親,所羅巴伯是大衛的王室後裔,耶穌基督通過他追溯自己的王室血統直到大衛!(馬太福音1:12)。所羅巴伯——或稱為零巴伯——是神使波斯王居魯士頒布詔令,任命他為總督——而不是王的冠冕——返回耶路撒冷重建神的殿,即聖殿,在被俘70年後。

然而,約雅斤或他的任何兒子或孫子都未在猶大作王。為什麼?

如果有一位大衛血統的後裔在被俘期間存活,為什麼他回到耶路撒冷時沒有被恢復到寶座上?為什麼?僅僅因為神不允許!

是神立王——也廢王!神決心從法勒斯的統治線上移除王冠,將其置於撒拉的一個兒子頭上。然而,大衛的王室血統必須留在該地區,以便基督在數百年後能從大衛的後裔中誕生。神還必須履行祂對大衛的承諾,即大衛永遠不會缺少後裔坐在寶座上!許多複雜而引人入勝的預言必須實現——有些看似矛盾——這是神交給耶利米的一項艱鉅的使命!

「主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即使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是我右手上的印章,我也必將你摘下」(耶利米書22:24)。神決定終止這一系的王。他正在移除王冠——不允許約雅斤的兒子在猶大的寶座上作王!神正在翻轉(推翻)寶座,交給猶大的另一支。

神強硬地對耶利米說:「主如此說,你們要寫下這人是無子的,他日子裡不得亨通;因為他的後裔中沒有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在猶大再作王」(第30節)。

神說了!耶利米寫了!歷史按神說的設計和完成!約雅斤有孩子——神自己使這一事實被記錄下來(見歷代志上3:17;馬太福音1:12),但就大衛的寶座而言,他是無子的——他的孩子從未登上那個寶座!

王冠現已從法勒斯系移除,從猶大根除,任何立即的寶座候選人都被殺,約雅斤被關在巴比倫監獄中,按全能神的命令被寫為無子,就寶座而言!

耶利米現已完成他偉大使命的第一部分。寶座已被根除,王國完全被拆毀。猶大現在開始接受民族的懲罰。

耶利米去了哪裡?

但耶利米重要使命的第二部分呢?

耶利米在這些被俘的猶太人中。他必須自由執行他使命的第二部分。

因此,「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吩咐護衛長尼布撒拉旦關於耶利米,說,帶他去,好好待他,不可害他;他怎麼說,你就怎麼做」(耶利米書39:11-12)。「護衛長帶耶利米來,對他說……看哪,我今日鬆開你手上的鎖鏈。你若願意跟我到巴比倫去,就去,我會好好照顧你;若你不願意跟我到巴比倫去,就不必去。看哪,全地都在你面前;你認為哪裡好,哪裡方便,就去哪裡。……於是護衛長給他食物和賞金(錢),放他走」(耶利米書40:2-5)。

因此,耶利米被完全自由地做他想做的事,甚至被提供費用,享有完全的自由,以便他能執行使命的第二部分。他去了哪裡?

我們現在來到耶利米書中一個令人震驚、引人入勝、激動人心的部分,這部分幾乎完全被忽略。「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見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在那裡與留在地上的民一同居住」(第6節)。

這位基大利被巴比倫王任命為留在地上的猶太人的總督,由於耶路撒冷被毀,他以米斯巴為總部。但亞捫王與一個名叫以實瑪利的猶太人密謀刺殺基大利。計劃執行;總督和部分猶太人被殺。耶利米在倖存者中。

「以實瑪利將米斯巴剩下的人都擄去,就是王的眾女和米斯巴剩下的人民,這些是護衛長尼布撒拉旦交給基大利的……以實瑪利擄去他們,前往亞捫人那裡」(耶利米書41:10)。

啊!你有沒有抓住這一點?再讀一遍這段經文。在這些猶太人中,有王的眾女!猶大王西底家的女兒,大衛王朝的後裔!

西底家王在巴比倫監獄中死了(耶利米書52:11)。他的所有兒子都被殺。猶大的所有貴族都被殺。西底家所有可能的寶座繼承人都被殺——除了王的女兒!現在我們明白為什麼耶利米去了米斯巴!

耶利米逃脫

不久,一個名叫約哈難的人取代以實瑪利成為領袖。出於對尼布甲尼撒和迦勒底軍隊報復的恐懼,約哈難和眾首領向先知求助,「對耶利米先知說,求你容我們在你面前祈求,為我們向主你的神禱告……願主你的神指示我們當行的路……」(耶利米書42:2-3)。他們就像今天許多自稱基督徒的人一樣。他們鄭重保證他們確實想知道神的旨意;他們承諾,如同這些人一樣,「我們必聽從永恆我們神的聲音」(第6節)。

但他們是真心的嗎?這樣的人很少是真心的。人性想要做善——或認為自己是善的——但不願意行善。

主的話臨到耶利米,祂告訴他們不要害怕,祂會保護並拯救他們。但人民想逃到埃及。主警告他們不要這樣做。如果他們這樣做,他們所懼怕的尼布甲尼撒的刀劍將在那裡追上他們,他們將死去。「……你們若執意要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那麼,你們所懼怕的刀劍必在那裡追上你們……你們必在那裡死去」(第15-16節)。

但,正如人們通常所做,他們拒絕神的警告。約哈難回答說:「你說謊了,永恆我們的神並沒有差遣你說,『不要去埃及』……」(耶利米書43:2)。「於是約哈難……和眾民,不聽從永恆的聲音」(第4節)。那些大聲宣稱要遵行神旨意的人通常不會接受神的話作為祂的旨意,除非這也是他們的意願!

於是約哈難「帶走猶大的所有餘民……連男人、女人、孩童、王的女兒……以及耶利米先知和尼利亞的兒子巴錄(耶利米的書記)。他們就進了埃及地……」(第5-7節)。

到達埃及後,神再次通過耶利米警告這些猶太人,他們將在那裡死於刀劍和饑荒,「除了逃脫的人外,無人能回來」(耶利米書44:12-14)。是的,這群人中有幾個受到神的保護。要執行一項神聖的使命。他們將逃脫!永恆之神繼續說:「然而,從埃及地逃脫刀劍的,將有少數人回到猶大地……」(第28節)。

在神聖保護之下

巴錄是耶利米的忠實同伴和書記。在這裡重要的是要注意神對他的保護承諾:「主以色列的神對你巴錄如此說……看哪,我所建造的,我必拆毀;我所栽植的,我必拔除,就是這全地。……但你的性命,我必在你所去的一切地方賜給你作為掠物」(耶利米書45:2-5)。巴錄的性命,如同耶利米的,受到神聖保護!

此前,永恆之神對耶利米說:「你的餘民必得福……」耶利米用於移植寶座的唯一「餘民」是王的女兒。「真地,」永恆之神繼續說,同一節經文,「我必使敵人在患難和災禍的時候善待你」(耶利米書15:11)。這一點神確實做到了,如前所述的第39章11-12節和第40章2-6節。

請注意,耶利米用來建造和栽植的王室材料將得福——耶利米將受到保護,前往一個他不知道的地方!還有誰要去一個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十支派的與生俱來的王國,以色列!

因此,耶利米和他的小王室餘民將從埃及逃脫,返回猶大,然後——去哪裡?去「失落的十支派」去的地方,正如我們將看到的!

現在讓以賽亞來完成這個預言:「因為從耶路撒冷必出餘民,從錫安山必有逃脫的人;萬軍之主的熱心必成就這事。……猶大家的逃脫餘民必向下扎根,向上結果」(以賽亞書37:32, 31)。

這個預言也在列王紀下19:30-31中找到。這是通過以賽亞在猶大王希西家執政第14年給出的預言,當時亞述王西拿基立威脅入侵猶大。這是一個將在後來實現的預言——不是在希西家執政期間。一些批評家試圖推翻這一基本且重要的真理,爭辯說歷代志下30:6也提到了這個餘民。但那個事件不是預言,而是在希西家第一年的事件歷史記載——那些餘民不是從耶路撒冷逃脫,而是從威脅入侵猶大的西拿基立軍隊中逃脫的猶太人——他們逃進猶大,而不是逃出猶大。這裡也沒有提到「向下扎根,向上結果」,如以賽亞書37章和列王紀下19章所述。

這個預言如此重要,以至於被記錄了兩次!它確實指的是後來逃脫的餘民——耶利米的逃脫。這個與耶利米同行的餘民——至少包括一位王的女兒——將向下扎根!也就是被重新栽植!

然後向上結果!被建造!神在祂對大衛寶座永遠存續的莊嚴盟約中失敗了嗎?這次栽植和建造在哪裡?我們能在神的話語中找到它嗎?我們能!寶座重新建立的地點和人民被清楚地辨識出來!